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9281

【白话视频笔记】第100集 - 佛言佛语摘录(附-复习题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8-22 08:41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佛法笔记摘录】

第100集 - 心物一元 返归本性



本集视频


【看师父说白话佛法】视频合集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四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

修心当中最重要的,我们说要修纲领。那么修心忙了半天,到底什么是修心的纲领呢?就是跟大家讲要如如不动

BH-100


在中国传统上,曾经讲过:“感而遂通寂然不动”,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懂得,你今天对什么事情首先要有感觉,要用心去做,你只要去慢慢地感觉、慢慢地去做,你的思维会慢慢地认真、会变化、会想通;“寂然不动”,就是静默之后你的心会如如不动

BH-100


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的,叫“心物一元”基本的理论。什么叫“心物一元”呢?就是心理物体,其实是属于合二为一的,都是从你心来的,这是基本的理论。其实这就是讲到了生命的自性本性,它是寂然不变的,是如如不动,也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人的本性内在都是如如不动的,我们应稳住

BH-100


本性,要懂得是永远不会变的,只有当你静下来的时候,你才能感受到本性的存在;你如果在烦恼的时候,你找不到你的本性;你在欲望膨胀的时候,你丢失了你的本性和佛性。所以只有寂静才能不动——如如不动,所以“感而遂通”。

BH-100


当我们人用内心关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只要你用心和诚意达到一定的程度,他就会有一种感知的能力。这就是为什么只要心诚则灵——我们今天跪在菩萨面前,我们只要诚心诚意,我们就能够有感知菩萨知道我们在求他的那种能力,我们就能懂得感而遂通。

BH-100


当你对某件事情感觉到了,你自己的精神精力全部参与在,注意力全部用在对某一件事物判断力的时候,你自己的敏感性就来了。…一个人只有寂静才能发现宝贝;一个人只有精力都贯注在某一点上,你才能求得菩萨对你慈悲关怀,你感受到

BH-100


一个人静能生慧,安静才能发现自己的内心的活动。你的内心在想什么,有时候你根本控制不住,只有安静下来,你才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

BH-100


验证佛法,只有你的寂静,只有靠你的如如不动,你才能感受到佛法的存在。所以安静的人能看到佛,安静的人能感受到佛在他的心里,你能感受到你本性当中的智慧

BH-100


为什么静能生慧——寂静能生出智慧?为什么要寂灭呢?实际上寂灭就是涅槃——彻悟真理。然后在传统的佛法当中寂然不动、如如不动,就是涅槃,就是一种智慧,就是一个境界的提升,是一个道理。

BH-100


佛教就是告诉我们,人到最后都会寂灭的,都会没有的,你为什么现在要罣碍呢?…所以佛教讲到后来,它的智慧之谛就是在于:“我本来就应该寂灭的,我不应该动这个心,因为我本来的心就应该如如不动。不管他是房子还是人,对我来讲我要如如不动”,就犹如本初的觉醒。所以不能因为某一件事、物和人,我们来唤起自己那种欲望的心,一切都是苦空无常

BH-100


要懂得寂灭的道理,也就是说归元——归到零。…这就是告诉我们,你只要有这颗寂静的,你实际上看见这世界上人物、事物没有一样在变化,还是如如不动的。

BH-100


当你走的时候,你一个人走的时候,你损失什么了?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早上太阳升起,晚上太阳落山。我们人也是这样,因为寂灭它不是一个定死的东西,它灭了还会再有有了还会再灭

BH-100


佛陀在唯识论当中,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人的心是变化今天拥有的会变化,所以你要自己如如不动的心识别它、去理解它,知道它是如如不动,到了最后还是归元。这样,你的心就不会有贪心、不会有恨心、不会有愚痴心,你就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了。

BH-100


佛教界说,你在外缘内缘的一感觉、一动——一个才会有一个觉悟,没有一个感悟,哪来一个觉悟?对某一件事情的发生,你产生了一种感,就是感觉,你才会有觉悟。

BH-100


佛经经常叫我们返归于体——本体。我们的思维、想象都离开本体了,我们的本体是我们的佛性。…所以任何人做什么事情,实际上都要懂得:“我今天做这件事情,到了最后会回归到自己的本体当中。”这就回到你的本性,回到你的本身本体

BH-100


一个人从幼儿时代出生,经过了一生,最后进入老年时代,还是一个人。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这个世界,最后孤零零地一个人离开。你们告诉我是不是就是回归本体?回归你的本性寂静消失

BH-100


很多人说“我改变了”,改变就是你的空性在改变,你的本体没有改变,如如不动。…只要把你的外尘改变毛病改变,那么你还是如如不动的本性在。

BH-100


佛教比喻我们的本性像海水,被外面的境界的风一吹,我们的本性就起波浪,这就是感而遂通。因为你感受到外面的环境的变化,使你慢慢才感受到:第一,你心灵本性的存在;第二,你随波逐澜但是本性还是看得到。如果没有风,就不会有浪,那么当你寂静如初的时候,你回到平静的海洋。

BH-100


菩萨就是叫我们如如不动,为什么要起风?为什么有浪?就是你的心在动。…人间的一切波浪最后都趋于平静,像一个宁静的大海一样。所以人的思维情绪安静下来之后,他的思绪会平静

BH-100


返回上一篇

学习下一篇


或者

一起来复习

边听边看边填空

建议对照文字,并手写纸上便于记忆




在修心当中最重要的,我们说要修            。那么修心忙了半天,到底什么是修心的纲领呢?就是跟大家讲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在中国传统上,曾经讲过:“感而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 不动”,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懂得,你今天对什么事情首先要有             ,要            去做,你只要去慢慢地感觉、慢慢地去做,你的思维会慢慢地            、会            、会            ;“寂然不动”,就是             之后你的心会如如不动。所以一个人能够             ,他就不动;一个人心动了,他会有行动。所以,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的,叫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基本的理论。


什么叫“心物一元”呢?就是心理和物体,其实是属于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的,都是从你    来的,这是基本的理论。其实这就是讲到了生命的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 ,它是寂然不变的,是如如不动,也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人的本性内在都是如如不动的,我们应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我们人不应该吵架,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吵架,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动不动就跟人家耍性子,给人家翻脸。所以本性,要懂得是永远不会变的,只有当你    下来的时候,你才能感受到本性的存在;你如果在烦恼的时候,你找不到你的本性;你在            膨胀的时候,你丢失了你的本性和           。所以只有            才能不动——如如不动,所以“感而遂通”。


师父举个例子,就是我们把眼睛、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个物体上,这个物体我们就会看得非常地明白,看得非常地清楚;我们的耳朵也是感而遂通,也就是说我们今天,实际上你用心,你想听谁你就能听到谁说话,你的眼睛想看谁你就能看到谁。我举个简单例子,过去我们要看一个人很不容易,你看现在容易吗?现在你想看谁,你只要上网什么都看得到;你想念谁了,你只要打开你的Internet(互联网),你马上就能够看见。这个不就是叫感而遂通吗?我们耳朵能想听谁的话就想听谁的话,所以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:“我今天不想听你这个人讲话,很讨厌,我不听。我想听师父讲课了,我就听师父讲课”,你就能锁定听谁的声音。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,当我们人用             在关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只要你用心和            达到一定的程度,他就会有一种            的能力。这就是为什么只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我们今天跪在菩萨面前,我们只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我们就能够有感知菩萨知道我们在求他的那种能力,我们就能懂得感而遂通。


大家明白师父讲的意思吗?就是当你对某件事情感觉到了,你自己的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全部参与在,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全部用在对某一件事物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的时候,你自己的              就来了。我举个例子好吗?你这个人对他从来没有防备的时候,你没有敏感力。今天别人告诉你说:“你今天当心,他会在很多人面前讲你的,所以你今天千万不要得罪他。你讲话稍微有一句话得罪他,他就当着人家面马上骂你”,这个时候你走到party(聚会)上,你就会特别当心,怕惹怒他,所以讲话都不敢跟他讲。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来了?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,一个人只有            才能发现宝贝;一个人只有精力都           在某一点上,你才能求得菩萨对你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你能感受到。


师父在法会上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,说有一个父亲在上班之前,上班已经来不及了,他为了找他的手表找来找去找不到,在发脾气,在乱摔东西,儿子被他吓得坐在边上声音都没有。最后孩子说:“爸爸,手表在这里”,他爸爸这地方刚刚找过的,觉得奇怪,一件衣服压着,这孩子怎么知道的呢?爸爸说:“孩子,你是怎么知道手表在这里的?”孩子说:“爸爸,我一直没有讲话,我很安静地坐在这里,所以我才听到秒针走动的声音。”这就是告诉我们,一个人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安静才能发现自己的内心的活动。你的内心在想什么,有时候你根本控制不住,只有你安静下来,你才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;有的时候安静下来觉得“我怎么会这么想的?我怎么这么乱想?我怎么把人家想成这样?”自己都会             ,因为             来了。


所以             佛法,只有靠你的            ,只有靠你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你才能感受到佛法的存在。所以安静的人能看到佛,安静的人能感受到佛在他的心里,你能感受到你            当中的智慧。所以为什么静能生慧——寂静能生出智慧?为什么要寂灭呢?实际上寂灭就是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             真理。然后在传统的佛法当中              不动、如如不动,就是涅槃,就是一种智慧,就是一个             的提升,是一个道理。那么师父再跟大家讲,寂灭了(这个人如果寂灭了,没了;你所喜欢的这个房子如果没有了、寂灭了),当然心就如如不动了。比方说你本来牵挂这个房子,最后说房子没了,被家里人卖掉了,那你也就放下这颗心了。你很牵挂的这个人,这个人人家最后告诉你:“你这个同学你牵挂他一辈子了,这个同学已经走了”,你是不是如如不动,放下了?你就寂然不动了,他寂灭了。


所以佛教就是告诉我们,人到最后都会          的,都会没有的,你为什么现在要           呢?你的钱会用完,你的房子终有一天不是你,你的身体也不是你的,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寂灭,那你为什么要罣在你的心中呢?所以佛教讲到后来,它的智慧之谛就是在于:“我             就应该             的,我不应该动这个心,因为我            的心就应该如如不动。不管他是房子还是人,对我来讲我要如如不动”,就犹如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。所以不能因为某一件事、物和人,我们来唤起自己那种欲望的心,知道一切都是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好吗?当你刚刚五岁,懂点事情的时候,有个人告诉你说:“你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,你现在还要什么?”可能这孩子就想:“是啊,我什么都没有的”,等到他一辈子拥有了房子、汽车、妻子、孩子……一切的时候,他就放不下了。所以要懂得寂灭的道理,也就是说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归到零。所以为什么元旦是一个重新开始?元——归元。这就是告诉我们,你只要有这颗寂静的心,你实际上看见这世界上人物、事物没有一样在变化,还是如如不动的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今天结过婚的男士,你只要今天坐在下面,你听课了,你说你太太在家里,你没有罣碍。那么你想象一下,你如果在二十年前、三十年前,你是一个人的时候,你没有这个家的时候,你今天坐在这里是不是一个人?是不是跟三十年前是一样的?你没有动,没有变化。那么再往前想,你生出来的时候是一个人,你死的时候也没有人陪你一起走,你是不是一对一?是不是从原始到终结都是“     ”?所以叫归元。


所以师父跟大家讲了这些,你把寂静的心从小带出来,最后走了,你的心归于寂静,你还是那颗心。这就像有一个歌曲里边讲的“我还是原来的我”,你没有什么损失,当你走的时候,你一个人走的时候,你损失什么了?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早上太阳升起,晚上太阳落山。我们人也是这样,因为寂灭它不是一个定死的东西,它灭了还会再有,有了还会再灭。佛陀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当中,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人的   是变化的,今天拥有的会变化,所以你要用自己如如不动的心去            它、去           它,知道它是如如不动,到了最后还是归元。这样,你的心就不会有           、不会有           、不会有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你就有一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的感觉了。


可能你们没有这种感觉,师父给你们解释一下。两个人打官司打了五年了,每一次想到这官司就难受,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难事,怎么办呢?没有超越时空感,再打下去也不一定能打赢。“算了,跟他讲吧,大家这个事情解决就算了,不要再打官司了。”这个时候对方同意了,大家都疲惫了,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,是不是感觉              缩短了?所以有的时候,夫妻两个人打官司,法庭上不见,都派律师,一直不见,不跟你谈,不跟你见面,觉得两个人隔得很远,有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距离。然后当一旦想通了,不能再这么下去了,打个电话,“哎,我们出来谈一下好吧?”他也想谈,两个人把事情讲讲清楚,是不是缩短了时空?是不是马上就两个人在一起了?所以拥有了             ,超越了时空。这就是我们说、佛教界说,你在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的一感觉、一动——一个“感”才会有一个             ,没有一个             ,哪来一个觉悟?对某一件事情的发生,你产生了一种感,就是感觉,你才会有觉悟。


所以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佛经经常叫我们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本体。我们的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 都离开本体了,我们的本体是我们的             。所以人有时候吵架的时候不像一个人,人在痛苦的时候也不像一个人。因为他离开了他的本性,本性是他的佛性。佛陀说“众生皆具佛性”,现在没有佛性了,所以才会打架,像动物一样地打,像动物一样地骂,离开了我们的原始的本性。所以任何人做什么事情,实际上都要懂得:“我今天做这件事情,到了最后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到我自己的本体当中。”就是我今天不管有没有骂别人,最后人家会骂你,还是回到你身上;你今天打别人,人家会找人打你;你今天搞别人,别人一定会搞你;你今天在别人面前讲别人不好,别人也会在他的面前讲你不好。这就回到你的             ,回到你的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你们想想看,人一生是不是这样?搞,搞到最后呢?什么都没有,            的。所以一个人从幼儿时代出生,经过了一生,最后进入老年时代,还是一个人。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这个世界,最后孤零零地一个人离开。你们告诉我是不是就是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?回归你的本性,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到了老年了,安安静静躺在床上,无声无息地这个人就消失了。那么再投胎,再从他小时候开始,那么这个灵魂没有改变,但是心在            ,然后再慢慢地再重始——重新开始。而改变就是你所看到你身体的,实际上很多人说“我改变了”,改变就是你的           在改变,你的             没有改变,如如不动。所以很多人说:“哎呀,我怎么不认识自己了?”对了,因为你的             太多了,你的             太重了,所以你改变不了自己,把自己的本性都改变了,你不像原来的人了。只要把你的外尘改变,          改变,那么你还是如如不动的本性在。


所以,灵魂的感觉在我们人的身体上永远起着作用。所以一个人只要有灵魂,他就会有感觉。所以人家说:“你这魂不在了,你这个人没感觉了。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啊?”“哎呀,真的,我忘记了。”你丢失了。所以佛教比喻我们的          像海水,被外面的            的风一吹,我们的本性就起波浪,这就是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因为你感受到外面的环境的变化,使你慢慢才感受到:第一,你心灵本性的存在;第二,你会随波逐澜,但是本性你还是看得到。如果没有风,就不会有浪,那么当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时候,你心又回到             的海洋。


所以菩萨就是叫我们如如不动,为什么要起风?为什么有浪?就是你的    在动。我们人的思维情绪一样,如果我们的人本来没有多想,但是环境影响了,我们就会想得很多。举个简单例子,本来你跟这个人关系一直很好,只要有一个人告诉你说:“他在外面讲过你不好”,你的心就开始起波浪了,你就不能跟他很好地用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他、来帮助他。这就是你的    受到了环境的影响,而在动了,你就会产生很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东西。同样,你听到别人说:“这个同事对你好得不得了,偷偷地为你在祈祷,为你在干嘛……”,你就会心中产生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这也是一种波浪。但是人间的一切波浪最后都趋于             ,像一个宁静的大海一样。所以人的思维情绪安静下来之后,他的              会平静。所以这个人在吵架的时候,他是不理智的;等到他不吵架的时候,他平静了,然后他的喜怒哀乐就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
更多白话视频笔记


白话佛法学习 - 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



*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!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资料大全】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11-23 11:05 , Processed in 0.14836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