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5987

170928 巴黎【法会音频+文字】一朝开悟佛缘来,诚心慧命自然来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19 06:49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 >其他各场法会文字合集


   >各法会音频+文字+美图合集<  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四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一朝开悟佛缘来 诚心慧命自然来——卢台长2017年9月28日巴黎“世界佛友见面会”开示摘要



弘法度众巴黎来,

换取佛性学如来。

一朝开悟佛缘来,

诚心慧命自然来。


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,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、龙天护法,尊敬的各位嘉宾、法师,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佛友们、义工们,大家晚上好!


我们来到法国这个文化艺术的国度,让我们想起了文化艺术的传承靠着当年的一批文学志士,而佛法的传承靠的是我们皈依的法师和精进学佛的居士。学佛人要用平常心来生活,要用惭愧心来待人,要用菩提心来处事。不要因为在人间的一点小小的争执,远离了你的亲朋好友;因为一些小小的恩怨,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别人曾经给我们的大恩大德。


我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忘记了别人对自己曾经好过的时光,而整天想着自己受到伤害的痛苦,其实这就是修养不够,学佛还没有学到家。希望大家满脑子都是别人对你的好,满心都是对别人的感恩,把自己的心牢牢地放在佛性上,这样你的每一天就活在佛道当中。(掌声)


我们要学菩萨的内心,要学会不嫉妒,心中要很坦诚,言语要中肯,要给别人默默带来关怀和祝福,那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。


师父经常想着你们:“哎呀,他们饭吃了吗?他们住在哪里啊?下雨了,他们有没有伞啊?”这些都是心的布施,一定要懂得关怀别人。大家知道,甲型流感疫情最近在印度卷土重来了,印度的卫生和家庭服务部最新公布,今年印度全国已经有34000例甲型流感病例,已经有1741人死亡。英国今年已经遭遇多起恐怖袭击,造成数十人遇难。就在前天,伦敦一个地铁站又发生了爆炸,造成5个人死亡。所以平安就是福,好好地念经学佛,那就可以换来无尽的心灵的寂静和安宁。(掌声)


要想拥有快乐的人生,不要盲目地追求、在追求当中活着。如果一个人整天想追求,就得不到,就算得到了也怕失去,得不到了又难过,所以人会很痛苦。靠着学佛人的真诚相待活在这个人间,你就会很快乐。师父跟大家讲,要得到幸福的人生,不要靠着别人的施舍,要靠自己的精进努力去争取;要想获得法喜,不是求助于未来的拥有,而是要获得当下的解脱。(掌声)


一个人在人间要行持正法,正法必须要有正信正念。什么叫正信正念?比方说,把别人经常往好的地方想,相信别人一定不会做对自己不好的事情。经常用正的意念去想别人,就是正能量,正信正念就是学佛和为人处世的一个基础。(掌声)


很多人说:“我靠什么获得正信正念呢?”师父告诉你们,拥有正信正念要靠十善业,十善业就是经常要做好事,动好脑筋、好的行为,你们都可以靠十善业得到正信正念。


拥有正信正念需要增长智慧。为什么很多人有智慧,而有些人就没有智慧?智慧怎么来的?能够守戒的人就有智慧。别人去贪了,你不贪;别人打架了,去争斗、去瞋恨,去做那些烂事,你不做,你守戒,那你就比别人有智慧。举个简单例子,别人说:“去吸毒吧,像神仙一样。”你有智慧,靠什么?守戒,你不去犯戒,你守戒,你就会有智慧。拥有信心,从精进努力开始,用自己本性的觉醒来出离自我的习气。(掌声)


在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道元禅师,九岁就能解读《俱舍论》,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法师。当时有很多的将军也到镰仓去请他讲法。这个年轻的道元禅师,他的口才和禅法征服了很多人。道元禅师向大众说法有一个理念,他认为一个人学佛要专注一心,学佛人要静得下来,打坐就是禅修的根本所在。


但是别人对他的这些做法有所怀疑,说他根本不懂禅法,只是一个粗鲁的门外汉。于是,有很多轻慢的学僧找到道元。大家知道什么叫轻慢吗?轻慢就是比较高傲,轻视别人。他们找到道元要跟他辩论如何才是修禅。道元禅师给这个学僧讲了一个故事,他说:“有一个将军去打猎,有一天在山里遇到风暴,马上就要狂风暴雨了,他找不到回去的路。于是,他充满焦急恐惧地在山里到处奔走,生怕暴风骤雨把他卷落山崖。他东走走西走走,想找一条出路,在黑暗的山谷里到处乱走。大家知道,在暴雨来临之前整个山谷漆黑一片,最后他不慎掉下了悬崖,在天亮的时候才被前来的士兵找到,那时候将军几乎已经是奄奄一息了。


事实上,暴雨并没有下得太久,当时天也快亮了,其实将军当时完全不必急于下山,他只需要在原地附近的山洞里避一避雨,待天亮的时候再下山,他就不会掉到悬崖里去了。但是这个将军驰骋疆场,性情急躁,耐不住内心的暴躁,着急回到山下的军营,怒火中烧,便迷失了方向,本来路就在眼前,他却慌慌张张地走到了悬崖的那个方向。” 道元禅师讲到这里问那个学僧:“你觉得将军为什么会迷路?”学僧看看道元禅师说:“因为将军性情急躁,心气浮动不可安置,所以才分辨不清道路,以致失足掉下山崖。”这个时候,学僧才明白道元禅师讲这个故事的原因。

原来我们在人间都是迷路的人,我们有时候看见眼前的黑暗和暴雨,让我们心烦气躁、烦恼担心,不能安心地考虑事情,所以我们会分不清各种各样的状况,以致我们在人间的道路上仓促地东碰西撞,迷失自己,酿成了人间一个又一个自我的悲剧。


学佛人要懂得,当我们觉得自己分辨不清道路的时候,当知道我们已经迷路的时候,尤其在沙漠中、在人间的生活中,千万不要到处乱走,我们需要的是让自己的心停下来休息一下,让自己安定下来,慢慢地辨明方向再开始走路,这才是你最佳的方法啊。(掌声)


很多女孩子失恋,天天难过,要么自杀,要么怎么样,来不及马上在网上再去找一个。很多女孩子都有失恋的经验,当这个不行的时候,照样还会翻到过去,希望找到曾经谈过恋爱的男朋友跟他再谈,实际上,这就是在茫茫的业海当中瞎碰乱撞。迷路的时候不能着急,心浮躁的时候不能乱来,你要感觉自己的心不能浮躁。因为乌云去除了,你才看得到阳光;因为你的烦恼没有了,你才看得到你的智慧。佛法界讲:“静能生定,定能生慧。”拥有菩萨的智慧,才能战胜人间的烦恼。(掌声)


很久以前,在法国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,有一个贫困潦倒的青年来到了巴黎,希望他父亲的朋友能够帮他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。他父亲的朋友非常好,就问他:“你精通数学吗?”青年非常羞涩地摇了摇头,“不懂数学。”“你懂历史和地理吗?”青年人又摇摇头,很不好意思。“那法律你擅长吗?”他又非常难为情地垂下了头。那个父亲的朋友还是继续问他:“那会计你会吗?”他又摇摇头。看上去似乎一无所长,连一点优点都找不到。父亲的朋友不好意思地说:“那你先把你的地址和名字写下来,我一定会帮你找一份事情做的。”青年羞涩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和名字,然后转身要走。他父亲的朋友一把抓住他:“年轻人,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啊,这不就是你的优点吗?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啊。”他把名字写了之后,自己看一看:“我这个名字写得好看也算个优点吗?”他难以置信地看着他父亲的朋友问道,但是对方的眼睛里给了他明确的答复。数年之后,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,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大仲马。(掌声)


你们下面在座的很多人懂数学、历史、地理、文学,或者有各种各样的会计水平,你们都比他当年有水平,你们也应该称得上是千里马。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潜力,也就是说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,你只要能够抓住自己的潜力,好好地发挥出来,你就会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,你就会有成功的一天。

在人成长的过程中,很多人需要长时间经历从无到有的积累。就像我们学佛人,你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情,你今天有多少功德,你一辈子做了多少好事情,都有个积累的过程。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,一个人什么坏事都不做,每天做一点好事,一年积累,你就是一个大好人,就是积累的过程,没有人一出生就是一通百通的天才。


要懂得,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到自己眼下的不足非常自卑?“我什么都不懂,我什么能力都没有,我这个人真的是很糟糕。”首先,要好好地了解自己,学会利用时间让自己更好地成长,因为我们心中有菩萨、有智慧,所以我们会越学越好。实际上,有佛法的人就有本性,就有初始心,就有慈悲心。拥有慈悲心的人,首先就是一个对社会有功德的人。我们做人要生活有度,那就是添福添寿。学孔老夫子的“中庸之道”,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头,如果做什么事情过头了,那就叫偏。


人生有很多的磨难,学佛人不可以对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执着。想想看,你们哪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没有被伤害过?肯定有的,只是有些人忘记了,所以他现在就过着幸福的日子。但是很多人把自己一生的悲痛全部记在心中,只要回想起来,就让他过着沉痛的生活。所以不要太忧伤,不要过于执着自己过去受到的伤害,要用自己精神上的坚强和理智上的沉着来抵抗人间的烦恼和忧愁。我们人总是在向前走,昨天就是昨天,昨天的事情已经过去,让我们好好地学佛修心,因为我们会拥有美好的明天。(掌声)


人生有三件事情是我们必须经历的,一个是出生,一个是生活,还有一个是死亡。出生的时候不知不觉,生活的时候我们怠慢了人生,死到临头的时候我们痛不欲生。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信仰,学佛才会拥有理想。


“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”,佛法像大海一样地深广,只有你相信,你才能进入佛海。只要你对佛法的真理坚信不疑,你就会自然开启智慧,得到心中的清凉自在,获得佛法真实的利益和解脱。所以修行人无论遇到顺境逆境,乃至任何恶劣的环境,信心不能退。我们要依着正信,精进不懈怠,最后你一定能够成就佛道,永断生死,长存快乐。(掌声)


我们做人,有理想才能创造希望,只有新的希望存在,才能忘掉过去的失望。如果一个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,没有信仰,没有希望,其实他的生命也就停止了。我们人经常因为工作过度而垮下来,实际上,并不完全是因为工作过度垮下来,也是因为我们经常饱受着心中的担忧、忧虑、着急、难过和压力。所以学佛人要学会放下,才能战胜忧郁,只有想通,才能够离开担忧。(掌声)


学佛人要度有缘众生。很多人一年学佛,佛在眼前;两年学佛,佛在天边;三年学佛,仗着佛卖钱。不好好修,你的心就不会真心悔改,实心忏悔。所以,我们做人一定要真正地心向着佛。


佛法无边,法力无边,为什么还不能度很多人?接下来,师父给大家讲讲佛法中的“三不度”,有三种情况、三种人,佛法是不能度他们的。缘分对我们来讲非常地重要,你们现在坐在这里跟师父是什么缘分?不学佛你们能认识师父吗?师父能认识你们吗?不认识的。佛、菩萨虽说法力无边,但是有三种人连佛和菩萨都不能救度。佛经上有云:“佛有三不度,即无缘者不度,无信者不度,无愿者不度。”“无愿”就是没有愿力的人也不度。


第一,佛不度无缘之人。因为佛是智慧的化身,无缘者就难以接触到真正的智慧。师父问你们,在人间,一个聪明、有智慧的人会跟一个傻得不得了的人交朋友吗?正所谓“天雨虽大,不润无根之草;佛门虽广,难度无缘之人。”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。你们跟师父、跟菩萨有没有缘分?(有)


第二,佛不度无信之人。如果你不相信,就算有机会接触到这么智慧的佛法,也是心生怀疑:“能有这么灵吗?”要记住,“信”是五常之一。五常是什么?仁义礼智信。最后那个是“信”,因为仁义礼智都是善的,你必须要相信,不相信你哪来的仁义礼智?因为“信为道源功德母”,信能远离生死苦海,信能长养诸善根。信以菩萨作为基础,如果你相信菩萨的话,你就能够救自己。一个人生了癌症就是等死,当他相信菩萨能够救他的时候,他是不是有了生的希望?


第三,佛不度无愿之人。因为没有愿力的人已经没有办法,不需要任何人去度他了,因为他已将自己抛弃,他觉得自己没有愿力,什么都无所谓,这种人连菩萨都度不了。佛门说“普度众生”,为什么还有不能度的人呢?其实,并非佛不想度前面讲的三种人,而是这三种人根本没有办法去度。“普度众生”靠的是缘分,是相信,是愿力。


如果众生没有缘分,菩萨还是慈悲,菩萨虽然现在不能度你,但是佛会给你安下佛缘,等到你的缘分成熟了,菩萨照样来度你。所以说,佛不度别人是暂时的,而不是永远的。想一想,你们有时候去度别人的时候,是不会会碰到这类的情况?师父就碰到好多这种人,过去跟他讲,他不相信,因为他一切都很顺利,等到他倒霉了,来找师父了,这个时候他跟师父说:“我相信了,师父,您帮帮我吧。”好,帮他一求,他自己一念经,转危为安,什么都灵了,这个时候他才开始相信。那么,他怎么会找到师父的?就是因为很早之前种下了一个善缘和佛缘。(掌声)


佛普度众生是佛发的愿力,地藏王菩萨发愿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。试问,佛菩萨哪有不去度 人的?不度是缘分不到,等到缘分到了,菩萨一定会来度你们的。墨尔本有一位跟着师父很多年的佛友,他发了一个信息给师父:“师父,几年前到法国来的时候人很少,今天到法国来能开万人法会,太法喜了。”那叫什么?那就叫缘分到了。(掌声)


我们说佛度有缘人,要相信佛。如果我们只是相信佛,而不好好地去学佛,那么就是做表面文章。希望大家要有信心,相信菩萨,要有愿力,我一定要成佛,我一定要学菩萨,然后把愿力落实到你的行动上,三合一,那就叫信、愿、行。(掌声)


现在很多人不学佛,尤其是很多女士,结婚之后苦得不得了,整天想不通,脸板着,不管看见谁,脸都很难看。师父前一阵子看到一本妇女杂志上写道:“女人待在家,男人说她变大妈;女人事业好,男人嫌她顾家少;女人长得美,男人说祸水;女人长得丑,男人掉头走;女人太有钱,男人怕吃软饭;女人没有钱,男人鼻朝天;女人太听话,男人脾气大;女人不听话,男人肺气炸。”所以,女人比男人活得更辛苦,女人觉悟也比男人觉悟得更快。(掌声)


人苦了,才会想到学佛修心,人在顺利的时候,都在想着怎么样能够变得更有钱、更有名、更有利,所以,真正的学佛人就是要在苦中找到真正的解脱,大家想一想就明白了。佛法在人间,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。(掌声)


学佛要学得欢喜、学得法喜,人活在世界上一切都会过去,让昨天的烦恼像乌云一样地流走吧,让我们拥有美好的今天,让我们学佛能够拨开迷雾,能够看到自己的本性和自己的阳光。希望你们每个人好好地学佛、度 人,要记住,我们法喜,菩萨比我们更开心。当我们开悟,菩萨会很感恩,感恩什么?感恩你们的佛性,因为当你们拥有佛性之后,你们会去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。(掌声)


     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11-23 01:31 , Processed in 0.09256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